时间:2020-12-25 来源: 作者:
根据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和报送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2020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东营市体育运动学校(含业余体校),是全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于1987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正县级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拨款。学校现占地166亩,总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2万。学校主要从事中等体育专业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业余体育教育工作,为国家、省、市各专业运动队和高校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自1987年成立以来,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以省运会、全运会为指挥棒,不断调整运动项目。经24届省运会调整后现设有田径、篮球、排球、手球、跆拳道、射击、武术套路、举重、摔跤、柔道、皮艇、赛艇等12个运动项目,设有初中班6个,高中(中专)班5个,文化课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理化等基础课程。
(二)学生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学训并重的教学理念,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促进招生。现有学生493人(含初中283人)。2020年秋季招收两个教学班共92人。
(三)教师队伍
为突出金牌项目,增加金牌点,我校严格教练员招聘条件,实地考察相关项目的专业队训练基地,通过招考聘请了手球、排球、摔跤、水上项目等6名教练,招聘了10名政府购买服务教师岗位,加强了教师教练队伍建设。现有专业教练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9人,本科学历36人;文化课教师26人,含政府购买服务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人,本科学历25人,满足训练、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定期开展各类教学技能比赛,锻炼教师队伍。按规定每年参加国家和省规定的各种职后培训,逐步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本年度共有60人次参与省级以上培训,全员参与了市级以上培训,培训参与率达到100%。
(四)设施设备
近年来不断较大对教学训练设施的投资,现有教学及运动云联器材设备总值352万,图书总量达1.6万余册。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长期以来,学校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家长满意学校才能生存,社会满意学校才能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合力,致力于培养思想品质优秀、训练基础扎实、文化素养良好、具有良好较强适应能力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到96%,专业技能合格率100%,体质测评合格率100%。学2020年共有50毕业生参加春季高考,42人被高校录取,考学率84%。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81%。
(二)学生资助工作
为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我校加强了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完善了助学金等制度,积极对接教育局资助中心,使国家助学金及扶贫资金落实到位。新生入学后由学生科办理正式学籍后免交学费。2020年,我校在校中专生207人全部免学费。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由学生科严格把关,经过个人申报、班级、教务科训练科审核后,学生科将受助名单公示和上报,国家助学金由市教育局直接发放到学生的自助卡。2020年中专部共有 13人享受国家助学金,获资助金额13000元。
(三)就业质量
2020年度我校共54名毕业生,其中,50人报名参加高考,有13人考入山东体院等本科院校,升入本科比例为24%,比2019年下降7个百分点;29人考入东营职业学院等专科院校,升入高职比例为54%,比2019年升高了8个百分点。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设置
我校自1987年成立以来,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主要目标为国家、省、市各专业运动队和高校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500余名合格中专生,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体育人才386人,培养国际级健将5名、运动健将21名、国家一级运动员136名。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体育成绩双丰收,为东营市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教育教学改革
初中班6个,中专班5个,学校实行半天文化课半天训练的教学管理模式,文化课参考普通高中、中学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理化等基础课程。因为运动员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日常教学更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的学习。我们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理念。通过改善教学过程,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素质成长提供更多机遇,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过程。坚持正确教学质量观,从学生实际出发,克服面对差生畏难发愁思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力求在积极主动学习中发展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要求教师安排授课内容要适度、难易要适宜,该补学的补学,确保1/3的学生能学会,半数以上学生能基本能听懂,更多学生能参与学习。对重点内容通过讲让学生明白,通过练使1/3左右的学生真正会说、会做。既要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学有收获,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要特别照顾好前2/3学生,保证他们能基本掌握课堂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重构建多层面、多样化的教师培训网络。鼓励教师参加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严格师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一票否决项”。定期开展各类教学技能比赛,锻炼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本领。组织全体教师每年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职后培训,逐步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本年度共有19人次参与省级以上培训,全员参与了市级以上公需科目及部分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参与率达到100%。
(四)规范管理
1. 教学管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制定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调换课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等。
2. 学生管理。制定了《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引导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和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将学生每日三测与学生考勤、卫生等结合。
3. 财务管理。进一步落实财务规范化管理,重大资金支出必须经过党委会研究决定,规范了教学设备、训练器材及办公用品的采购程序。完善了物品领用登记制度。加强物品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账物相符,账目清晰,逐步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
4.后勤管理。加强对食堂管理人员的廉洁教育和日常督导,加强食堂全体人员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定期检查消防安全并及时改造维修,保障教育教学和工作环境安全有序。
5. 安全管理。学校安全以学生安全为重中之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食品安全、防溺水、反兴奋剂、抵制校园欺凌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依法治校和综合治理全员参加的理念,实行校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工作。
6. 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学训并重、服务发展的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通过公开公正选拔,今年提拔五名副科级以上年轻干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凡重大事项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研究通过。
7. 管理信息化水平。注重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网上办公、管理、教学的信息化。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学校重大事务和日常重点工作,使学校党务政务公开透明,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五)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我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除国家要求的德育必修课外,今年主要结合国内外疫情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启示,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卫生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等,还根据重要事件节点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笃行宪法等法制教育。
(六)党建工作
我校现有党员48人。本年度党务工作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加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建设规范性党支部。党务工作落实到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四个意识,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强国”的网上学习活动,能做到比学赶超,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最新的实时动态,切实提高了党员修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每年两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轻视,深挖问题根源,做好落实整改工作。领导班子按期进行述职述廉,接受全体教职工的民主评议。
四、校企合作
我校主要目标为国家、省、市各专业运动队和高校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毕业生中主要输送到省队或考取高校为主,只有少部分走向社会,自身所掌握的运动专项技能在社会上广受好评,很多毕业生在参与社区健身服务和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积极扩大对外技术交流合作。近几年有计划的安排运动队与省内外的运动队共同训练,使运动员们学会适应各种环境,提高了训练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运动效果。2017年武术队赴韩国开展了友好交流赛,借鉴学习了国外的技术,加强了技术交流。
五、社会贡献
(一)体育人才培养
近几年共有386名毕业生考入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毕业率在95%以上。在山东省24届省运会上,东营市以总分第十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校起到了主力军作用,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得分成绩。近年来大赛运动成绩主要有:世界级比赛获10金12银6铜,全国比赛获得29金36银52铜,在省级比赛中共夺得256金、285银、310铜的优异成绩。运动员输送成绩共有180多名运动员参加省级专业队训练,有46人转为正式队员,有10人入选国家队。
在2020年山东省各项目锦标赛共取得7枚金牌;2020年山东省各项目冠军赛共取得10块金牌;2020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和射击锦标赛各取得1个第三名、1个第四名;2020年全国拳击冠军赛取得1个第三名。今年有1名运动员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二) 疫情防控常态化方面
一是在扎实上下功夫,坚决压实防控责任。学校成立了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与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召开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12次,下发疫情防控有关通知近20次,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积极参与全市防疫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学校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全市号召,主动参与全市疫情防疫工作。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84人次,共计42100元。张立国、钟景州、谢韦龙3名同志,主动请缨参与全市一线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工作,积极参与“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攻坚行动。其他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请战,深入恒大社区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共建社区协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参加社区出入口防疫值班连续130人次,协助做好体温检测、排查登记、政策宣传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力支持。
三是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及春季开学复课工作。制定完善了《东营市体育运动学校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等23项工作实施方案,每项工作实施方案都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职责,保证学校有工作方案、有具体落实。储备了足量的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对教职员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和全面摸排。建立了师生健康台账,对重点人员进行“一人一档” 健康监测,以严格、规范的管控措施,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开展了多次实景全流程综合模拟演练,提高了开学安全系数和应急处理能力。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校园公共区域、教室、训练馆、宿舍、食堂、各功能室等进行了全面清洁和预防性消毒,保证师生们学习生活环境健康卫生。
5月20日,全面开学复课以来,学校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预案要求,将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落到实处,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主动作为,落实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校园安全。2020年12月,我校被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东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近十年来,我校生源从青黄不接、人才凋零到现在梯队运动员逐步稳定,在生源和训练成绩方面有跨越式提高,为东营市竞技体育做出了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部署支持下,进一步更新观念、科学训练、深化改革,创新进取,提升训练教学水平,推动我校体育特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东营市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营市体育运动学校
2020年12月23日